- 积分
- 107
- 实力分
- 点
- 金钱数
- 两
- 技术分
- 分
- 贡献分
- 分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2006年9月29日,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不再继续投资旗下德国手机子公司,德国手机子公司正式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此时距离明基与德国西门子公司(以下简称西门子)签署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部门的协议只有1年时间。 由此值得关注的是,一年前惨经生死的西门子,为什么在 “幸遇”明基一年之后,仍然没能逃脱血腥浩劫?原本比较知名的国际品牌,缘何在市场交战中,落得如此惨境? 2004年前三季度,西门子手机在华业务首次出现亏损,此后一跌而不可收拾。同年,传出西门子裁员和重组的消息。其市场份额已从8.4%滑到7.2%,远落后于当时的市场领导者诺基亚的 31%0 2005年一季度,其市场份额更是下挫至5.5%,将第4的位 置拱手让给了韩国LG,与索尼并列第五,全年全球市场累积经营亏损达5亿欧元。
残酷的市场
从2004年上半年开始,国内手机市场竞争已异常激烈,僧多粥少,十分饱和,市场开始进人拐点,回腐冰火两重天的境地。而到2005年,手机厂商似乎更难过了,不少厂商兵败如山倒,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易美、南方高科、科健、熊猫几个国内手机企业纷纷倒闭,迪比特、东信撤出市场,东芝、阿尔卡特先后与国内合资伙伴分手。··…国产手机市场遭遇寒冬。而即使是那些原代表国产手机第一阵营的四家企业波导、夏新、TCL、康佳,在过去近两年的时间内,也是全部亏损。因此,人们在猜测,下一个等待宣判的会是谁?
2005年6月,西门子终于挨不过夏天,易嫁明基。 其实,西门子进入中国市场比较早,前期也收获不小。但就在2004年中国手机市场进人“严冬”期间,西门子因推出新技术产品比竞争对手慢半拍,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被对手
肆意狂杀。
刻板的文化
有专家认为,西门子落得如此境地,其主要原因是德国企业的做事风格和德国文化的“通病”所致。德国文化是什么呢?做事严谨务实、工作固执、坚守原则,生活简约单调。西门子手机则是德国文化的充分体现及延续,通身充满德国产品的特点:质量一流,但缺乏变化,而研发创新相对缓慢等问题,则更是德国文化的深刻表现。
德国在世界工程技术领域的优势地位,长期以来都是这个世界第三工业大国的力量之源(西门子电气电子就是德国工业杰出代表之一)。而这其中起很大作用的,就是德国人出名的严谨、细致的作风,这也是德国民族自豪感的来源之一。所以德国可以造出非常精良的工业设备,比如汽车、发动机、机床等,但另一方面,德国人的固执和坚守原则,甚至死板,也让他们在一些如消费电子之类的高度集成、快速变化的行业中渐渐落伍,无法适应灵活多变的全球市场。明基老板李馄耀甚至有些厌烦德国人喜欢长时间做分析直至完美的习惯。
据悉,在以往的合作中,中方研究人员对西门子产品非议最多的则是超长的生产周期。在其M55款推出前,光是外壳颜色的涂料就反复测试了数百次,再加上其他测试,这款手机的研发周期拖了9个多月,等到其上市时,同类手机已过销售旺盛期。此外,由于西门子要求严格控制质量,在出厂前的控制测试需要实验打开合盖数万次没有损坏才能生产,这大大增加了研发成本。因此,西门子一直没有大规模地推出过折叠手机。而“拍照手机、3G手机,,等一个个好机会也都被西门子错过,处处比竞争对手慢半拍。
手机行业比拼的不仅是技术和品牌,在外观设计、新品推出速度、功能设计上也非常重要。像诺墓亚、摩托罗拉这样的领先企业,关键就在于其独特的外观设计和不断地推出新品,其核心已经不是技术。比如诺基亚的“绝色倾城”系列、摩托罗拉的V3手机,实际上功能并不是很强大,关键是他引领了一种消费潮流。而在这方面,西门子手机显然做得不够好。
德国人的严谨无可厚非,但在手机这个行业,灵活、善变似乎更为重要。而德国文化显然是缺少了。
低价位之害
在群雄纷争的手机市场,西门子总是给人一种“找不着北”的感觉,一直末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得不到渠道的拥戴是其牛:要弊病之一。其低价定位与高端形象互为冲击,扰乱整个市场布局。西门子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走低端路线,价格大多集中在800元至2000兀之间,毛}}l润不到10% ,西门子市面仅有一款手机售价在3000元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代理商都不会对西门子有太多兴趣,不会对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过于单调的策略,也决定了西门子无法在中国市场卜有所作为。反观在中国市场表现最好的摩托罗拉,它通过不断推出新款商务手机,使白己成为商务手机的代
表。
然而,令人值得思考的是,低价手机是市场消费的底座、基础,国产手机正是靠此跻身市场赚得钵满盆溢。而西门子却为何如此不幸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