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使用道具 举报
“华丽地*鸟”:常见于各论坛的回帖末尾。比如说:“华丽地匿鸟”,意思差不多就是“我匿名了”。还可以衍生为“华丽地挂鸟”、“华丽地下网鸟”……重点在于第四个字,其它的都只是为了装饰说话的语境。
非常语言要的就是这个味儿 2006-04-04 -------------------------------------------------------------------------------- 正如研究此现象的语言学家所说,一些市井话语或者方言与普通话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对中国语言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 当重庆方言版《双截棍》在网上被疯狂点击的狂潮逐渐退去时,一档在cqtv-时尚黄金时段播出的全新音乐节目———《歪歌横行》又闪亮登场。语言开始摈弃了形式内容上的禁锢,成为大众雅俗共赏的流行焦点。 人们见面寒暄时终于把那句“吃了没”换成:“下班到哪里HIGH一下?”语言更多地以个性的方式显现出来。语言表达从来没有如此地不合语法和逻辑,例如周星驰那句地球人都知道的:我走先;语言表达也从来没有如此地充满着蓬勃的生机,并以近似病毒般的速度快速地被传播着,今天张国立说“做人要厚道”,明天你挤眉弄眼地对任何人说这句话都会换来对方会心的一笑。在这个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语言的更新嬗变正被逐渐掌握了话语权的草根阶层推上、普及到了一个更主动的状态。当年有的地方虽然只是翻个山坡的距离,可能彼此都不能听懂对方话语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正如研究此现象的语言学家所说,一些市井话语或者方言与普通话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对中国语言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 “马甲”、“rpwt”、“晕”……,这些非常规语言让我们第一次在银幕下、屏幕前体验到了万民齐唱同一首歌的感觉。若是现在你还敢直着脖子说你不知道BT是什么意思,可能听者会回答你:“亲爱的,你可以回火星去了!” 专家访谈 草根语言 进入活跃期 “不论是当年重庆人喊遍全国的‘雄起’,还是现在最流行的‘超女’,草根语言正通过各种媒介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期。就像上世纪50年代左右兴起的西南官话(重庆话)中的‘名堂’,以及前两年流行起来的‘假打’等等,现在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甚至普遍使用的名词。一些市井话语或者方言与普通话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对中国语言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只要能去其糟粕,发展精华,草根语言、方言,都是语言艺术的瑰宝。”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黎新第教授 看非常语言如何茁壮成长 既然是非常语言,当然自有它成长的非常环境和载体。我们在网络上用类似于摩尔斯密码般的话语谈天论地并乐此不疲;我们巴巴地等待着冯小刚的下一部新作的上映,并以最快的速度从影片中萃取出“精华”并广而告之……语言和它的载体,还指不定是谁成全了谁呢! 网络 ———非常语言催生机器 也许如今再也没有哪种传播方式能与网络的传播速度和力度相提并论了,网络就像一部开足了马力的语言催生机,不停繁衍着更多更新奇的词汇。 “偶”:就是“我”的意思。 “稀饭”:在网民的嘴里此稀饭可不是吃到肚子里的饭,而是“喜欢”的意思。例如:偶(我)稀饭(喜欢)你。 “达人”:某方面的专家或拥有专家级能力的人。在各大论坛里常见“求教电脑达人一个问题”,意思就是“请教电脑行家一个问题”。 “弓虽”:“强”这个字拆开来写的表达形式,有加强语气的豪迈气息。对于那些有着“暴”强专业能力和干了一些众人所不能及的事情的人,我们对他们的敬仰已经是“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犹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那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就是:“强”! “沙发”:在论坛帖子里第一个发言的位置。在网络这个自留地里,芙蓉姐姐可以耍宝扬名,流氓燕可以一脱成名,干什么的人都有,第一个发言当然也可以成为一些人沾沾自喜的理由。毕竟,现实中没有多少人有机会在大会上第一个发言。 “华丽地*鸟”:常见于各论坛的回帖末尾。比如说:“华丽地匿鸟”,意思差不多就是“我匿名了”。还可以衍生为“华丽地挂鸟”、“华丽地下网鸟”……重点在于第四个字,其它的都只是为了装饰说话的语境。 经典语录:由于没有达人的帮助,偶最稀饭的电脑华丽地崩溃鸟。 媒体 ———非常语言新生代 最有力的证据莫过于“超女”的盛行,以及它派生出来的“粉丝”一词。粉丝,由英文中“Fans”的一个含义“死忠扇子”翻译而来,既非常忠实的拥护者。很难说是超女成就了粉丝,还是粉丝成就了超女,反正不管是凉粉还是玉米,当他们高呼着心目中偶像的名字时,心里一定充满了十足的认同感。在媒体的直播和一遍又一遍的重播下,如今的超女在成为大众茶余饭后话题的同时,已然成为一种“现象”,一种登得上《时代周刊》的现象。而现在新鲜出炉的“丝”字辈,已经由柔软的“凉面”换成了硌嘴的“钢丝”们。 方言 ———非常语言生力军 如果说普通话就像一个大家闺秀,端庄秀美,那么方言就更像一个浑然天成的野丫头:不太淑女地叉着腰站在你面前嚷嚷说你你你,那种邻家女孩的亲切感挡都挡不住。 1.重庆方言 还记得当年播放刘德一的《傻儿师长》时,最关心的莫过于那个赌博被抓了个现行的人,吃的红油麻将到底是一筒还是红中。如果说傻儿师长的“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的一度流行还仅限于西南地区,那么足球经济下重庆崽儿的一声:“雄起”,则硬是吼遍了全国,把个球迷的殷殷企盼吼了个荡气回肠。随后的“下课”则又流行到了各个行业中,短短两个字干净利落地把那些不作为的人劈了个人仰马翻。 2.东北方言 牺牲了范伟一个人,赵本山把“忽悠”一词彻底地忽悠给了全国人民。一句“别忽悠啊”,既包含了一种怀疑、质问和试探,又不至于过于直白地表达不满,看来本山大叔真是干了件实事,不忽悠。 3.广东方言 虽然是早几年以前盛行的一个词了,但是“衰”仍然是一个概括力强大的词汇,几乎能够形容所有丑和不好的事物。而衰的妙处就在于:丑,但不是很丑;坏,但不是太坏。遇上不顺心的事,你可以骂一声衰;对面来的女士长得实在不怎么地,不好表态的你也可以用一句衰来形容。不过现在的人们似乎更喜欢用另一个词来代替“衰”字,那就是———郁闷。 4.外来语言 “粉丝”就不用说了,已经从一笔一划“庞中华”发展到“全拼”的网民们,现在开始不再将精力和体力“浪费”在完整的表达上,于是简写、缩写应运而生。其实讲求效率本来就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规律,既然大多数的上网都是在消遣自己,那么又何必一个一个字打清楚明白呢,缩写和简写自然成为当仁不让的不二选择,只要不产生“上吊”(上海吊车)厂的老笑话就好了。 *ING表示正在持续的一种状态,比如:忙ING,意思是我现在正在忙;GG(哥哥)、MM(妹妹)、BT(变态)、BS(鄙视) 七嘴八舌非常语存在,不一定合理,但是存在,一定有其原因。非常语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生活就该是“酱紫”的 冯丽,女,重大研究生。 冯丽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标准的网虫,而只是一个单纯使用网络的普通用户而已,但是这一点都不防碍她在下课后向你抱怨:“今天的作业为虾米(什么)酱紫(这样子)多嘛?”冯丽说,她没事泡的论坛上大家都这样说话,说多了也就带到了生活中,而她周围还有不少同学是这样的。“我相信大多数人在使用相同的网络语言交流时,能产生一种认同感,他们会觉得对方与自己是说‘同一种话’的人,交流起来自然更畅快。也许我们见面后彼此根本无法用家乡的语言进行交流,但是在网络上,我们不但可以用相同的语法和语言 来发表看法,更可以用一 个简单的词来互相心领神会,这让我领略到了交流的乐趣。这和老乡见老乡的感觉差不多。”冯丽用了一个贴切的比喻来形容。 冷眼看非常语言 蒋杰,男,教师。 蒋杰说他对现在流行的非常语言最初的印象来自于他的学生,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偶现在才明白花儿为虾米粉(很)可爱了,寒自己啊……”蒋杰说开始他愣没搞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找来学生一问,才恍然大悟。“我当时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蒋杰觉得,学生多接触外面的新鲜事物固然没有错,但是也需要注意分清场合,“做为一名教师,我本身是反感学生过多地接触这些不正规语言的。毕竟学生不像成人,学生吸收能力强却不一定能很好地把握语言,我有点担心,接触那些语言过多的学生总有一天会‘邯郸学步’,我更担心这些学生有可能永远也不能了解到汉语言的魅力。”蒋杰话语中透着一丝担忧,末了他也不忘用非常语言幽默了一次:“非常语言,冷眼BS(鄙视)你。”重庆非常 语言贡献榜1.196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陈戈自编、自导、自演的红色经典电影《抓壮丁》拉开了本地方言剧的序幕。至今“王保长”仍是外地人对西南地区的印象之一。 2.1992年一部《傻儿师长》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也包装出了新一代方言剧明星———刘德一。 3.1996年,《山城棒棒军》一炮而红,这部戏在重庆重播了10次,收视率都居高不下。 4.所有剧情都来自重庆的真人真事,大部分的演员都是当地的普通群众报名出任,简洁的电视手段,生涩的表演,是地地道道的重庆人自己演自己的《雾都夜话》。从重庆市到上星走向全国,从周播到日播,《雾都夜话》这个重庆方言节目完成了10年传奇,创造了一个新的电视品种———电视栏目剧。 非常语言大纪事 “吃了没?” ———中国人见面时使用频率最高的问候语言,用以引出下面的话语或者终结一次谈话,该语言的妙处在于可以完美化解没话说的尴尬气氛,且可以重复使用N次。 大哥大 ———当港台片开始成为大众下班后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时,当录像厅在全国上下遍地开花时,这个“板砖”样的移动电话让我们知道了,电话是可以跟着人跑的。 追星族 ———还记得四大天王呼风唤雨的年代,疯狂崇拜明星的人大有洪水猛兽的势头,被当时的媒体统称为追星族。如今当年的追星族已经被一个更洋气的名词取代:粉丝。 大片 ———中国人开始正式接触到好莱坞电影的第一印象。大片一词给人一种精挑细选、精雕细凿之感,只是随着之后西片源源不断的进入国内市场,口味越来越刁的观众开始发现,原来并不是所有的好莱坞片都称得上“大片”一词。 买单 ———如今再说“算账”,无疑是一种精于算计的小家子气。“买单”一出,挥出钞票,买下账单,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愉悦享受,再加上它充满时尚滋味的语感,说过后奇爽无比。 哈 ———北京话里也说“哈”,是从满语来的,“你可别老让我哈着你”;不过现在一般人只知道台湾来的“哈”。从“哈日”、“哈韩”到“哈哈族”(即哈里•波特的超级粉丝),“哈”甚至上升到学术的领域,指代一种身体实践与文化想象。 潜水 ———以匿名的姿态躲藏在暗处,隐藏自己身份。作动词使用。例如:大家都出来发帖啊,强烈鄙视在坛子里~的人,举报~者有奖。 现代社会,危机无处不在。因此,有人从网上将“潜水”行动延续到了网下。对于这种生存方式和态度,中国人称之为“中庸之道”。 假打 ———生活中不真实的、虚伪的、有意夸张的、好面子的行为都可以被称为假打;做感叹词,表示对真实性的怀疑。例如:假打哦?(真的吗?不是吧?);做名词,意为吹牛。例句:给原子弹抛光、粉刷月球、给长城镶瓷砖—————生意这么大,是不是假打喔。 熟女 ———虽然不再青春稚嫩,但是却有岁月历练出来的成熟、自信和时尚品味。所以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斗胆把“窈窕淑女”改名为“窈窕熟女”,现在这个年代,熟女也许更吃香。 重庆版《江南》 部分歌词 朝天门在较场口旁边霓虹灯正眨着眼月亮靠近大都会顶点冰粉凉虾嘿(很)么甜红糖水再给我放一些吃火锅不数签签吃串串才数签签的我家住在五里店爱看重庆台街坊邻居正在演朝天门沿线偷儿(小偷)讨厌喜欢摸(偷)别个包包里的烟从小被嘉陵江水泡大的我们不习惯海洋公园泳装的妖艳如果在“零点”疯脚竿(板)黑痛你干脆穿上白网鞋再蹦这样才轻松汪山跑一圈买包香烟老汉说又费马达又费电从小喝嘉陵江水长大的我们不喜欢汉堡西餐只爱吃小面棒棒军嘿(很)么凶东西很重他一样扛上扛下到处贡(跑)非常的轻松岁月一年一年时光改变重庆有也会腾飞的一天你们能看见本组稿件/封雪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爱技术 ( 沪ICP备08115260号-3 )
GMT+8, 2025-7-8 0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