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27
- 实力分
- 点
- 金钱数
- 两
- 技术分
- 分
- 贡献分
- 分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我们都知道,腾讯QQ的用户大多是青少年。我们来看小々的企鹅是如何亵渎青少年的心灵的。
这些引诱,教唆青少年犯罪者该判多少年?
我要问,中国规模最大的聚众赌博者组织该不该查处?
引诱,教唆青少年犯罪者该不该枪毙?
马化腾争取这么多黑心前,该判多少年?
这些是所谓的“中国人最喜爱的品牌”吗?
①
腾讯——中国最大的网络赌博组织
在QQGame,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开设赌场
在线人数有。
人民币·Q币·游戏币只见的兑换率是:
腾讯公司推出了腾讯币(Q币)和人民币的兑换价格是1比1,而腾讯Q币和QQ游戏里的游戏币的比例是1比10000,那么,也就是说,一元人民币=1Q币=10000.那么,腾讯Q币只是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1元=1QB=10000游戏币
但是反过来,必须15000游戏币才能兑换1QB。所有的规则由赌场说了算。
这里是初步统计,仅只是[牌类]游戏。共有42810用户正在进行在线赌博活动。
根了解,在进行高额输赢的情况下,赌场(电脑)无条件自动扣除赢加10%的筹码。
[凌晨2点以后]
斗地主:895908名在线用户中有27991人在游戏币(筹码)区活动。
升级:160054名在线用户中有1988人在游戏币(筹码)区活动。
火拼双扣:32242名在线用户中有1320人在游戏币(筹码)区活动。
扎金花:5039名在线人中5039人在游戏币(筹码区活动)[据称,此为最新热门赌博项目,只开放筹码区]
同花顺:4466名在线用户中有3991人在游戏币(筹码)区活动。
锄大地:1469/14844名用户在游戏币(筹码)区活动。
拱猪:102/18622名用户在游戏币(筹码)区活动。
三打一:826/8883名用户在游戏币(筹码)区活动。
黑杰克:54/65名用户游戏币(筹码)区活动。
红十:30/7248名用户游戏币(筹码)区活动。
……
赌博行为的危害无疑是巨大的,而腾讯在利用游戏诱发青少年赌博行为。
是在毒害我们中华民族一代青少年的的身心!!!
②
腾讯——造就了网络色情的温床
QQ的自定义表情功能已经成为传播淫秽图片的温床,很多QQ用户可能都收到过色情表情,对成年人来说或许没什么,但是QQ的很多用户都是
青少年,据说在中小学生中,通过QQ互传含有色情淫秽信息的表情图片早已不是新鲜事儿了。我们是应该为了他们的接受能力的提高而感到高
兴呢?还是为腾讯感到悲哀?
另外随便进一个QQ的聊天室,不难看到诸如“招聘男女公关”、“坐台女”等露骨的用户昵称,在QQ搜索里也可以搜到很多提供非法服务
的在线用户。
近年来推出的QQ视频,更加是色情传播的源头。
据腾讯统计,其产品的主要使用用户平均年龄不超过24岁,而且占绝大部分。
对于这些青少年用户,他们通过腾讯产品所能接触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由于腾讯的管理不善,青少年所接触到的QQ环境已经充斥了色情、金钱这些严
重危害青少年健康的信息。我们随便打开一个腾讯聊天室,都会看到一些人在发布
色情交易广告,而这些信息根本没有得到腾讯的有效过滤。而能在腾讯上找到的唯
一一个对于青少年上网行为做 出提示的文章便是安装QQ时名为《青少年上网安全
指引》了。难道说,有了这样一个根本就没有人认真看过的提示,腾讯就对青少年
的上网行为毫无责任了吗?
这还仅仅是冰山一角,有些人更是在发布违法广告信息以及传播危害国家利益
的邪教信息,很明显, QQ已经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的工具。被媒体公开报道的,通
过腾讯QQ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案例已经有过很多了,国家也有关于聊天室的相关管
理规定,但是为什么至今腾讯的管理还是如此懈怠呢?难道说,作为这些有害信息
传播载体的腾讯,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吗?腾讯明 知道自己的多数用户为青少年,
可是却疏于对其提供的网络交流环境的管理,这实在是难逃其咎。
情况不止如此。在腾讯QQ门户网站上,更是充斥着暗藏挑逗的有害信息。如果
说有些有害信息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QQ进行传播的话,那么这些为了吸引眼球,而
故意设置的具有暗示、挑逗的有害信息,又怪谁呢?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理应
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洁净 的沟通环境,而不是这种到处藏污纳垢的环境。
③
唯利是图,要钱不要脸!
赢利是一个企业理所当然的本职任务,但是赢利不等于企业的一切。为了赚钱
而丝毫不考虑社会责任、商业诚信的做法,是每一个企业都不能为的,也是被用户
所唾弃的。可是腾讯在这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我只用一个词来形容“唯利是图”。
据腾讯自己统计,其过亿的使用者中,青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人及学生占据了很
大一部分,这些人也是腾讯付费服务的主要使用者。QQ秀、QQ交友、QQ游戏、QQ魔
法书等等,我们可以想到的QQ功能,都有付费服务的内容。而每次的新版本更新,
都为用户提供了大量 的收费功能,诱使用户使用。
QQ秀是腾讯早期推出的一项收费服务,里面的欺骗陷阱就实在是太多了。首先
就是,如果用户激活了QQ秀功能,默认是光着身子的近裸形象,我想没有哪个人愿
意光着面对好友吧?腾讯这样的目的很显然是迫使用户花钱买虚拟服饰。而更让人
气愤的是,用户一旦激活Q Q秀,那就再也没有办法取消这个功能了。也就是说,
如果你不花钱购买虚拟服饰的话,那您就光着吧,这难道不是对用户的一种侮辱吗
?而且,激活QQ秀的陷阱也到处密布,如果仅以为不去QQ秀商城就没事了,那就大
错特错了。事实上,开启QQ娱乐里的任何一个功 能,都会激活QQ秀功能,到时候
你想不光着也不行了。除此之外,QQ秀服饰使用期限6个月。也就是说,不管你花
多少钱买来的QQ秀服饰,都只能使用6个月,而腾讯故意将这个条款放置在了最不
易被用户查觉的地方,这样的用意可见一斑。
2005年初,腾讯推出了很多功能的免费试用活动,如果用户加入了这个体验活
动,那么当你想退出的时候,将会发现不论在腾讯网站,还是QQ上,都没有退订方
式。也就是说,用户根本无法在月末及时取消这个体验活动,而在次月伊始就被扣
掉了一个月的使用费,到 那时候,用户就只有继续花钱“体验”了。而这种因为
不能退订而造成白交一个功能使用费的用户,并不在少数。
除了以上所说,腾讯还在全球范围内独创了QQ号码明码标价。很难想象,一个
本身没有任何意义的号码,却被腾讯当作赚钱的法宝。要知道,国家都禁止电信运
营商对电话号码收取选号费,难道QQ号码比电话号码还更有价值?如果不是其竞争
对手的迅速崛起,恐怕我们 现在要想申请一个QQ号码,还得交一笔QQ号码申请费
吧。联想到今年年初一场名为中国企业家赈灾慈善拍卖的活动上,腾讯公司的总裁
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先生,竟然捐出来的是一个“88888”的QQ号码,不知道如果
再有类似的活动,马先生是否会捐一个“88 8888”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马先生
的可捐之物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
我们在腾讯QQ的使用条款中发现有这样一段内容:
3.2.2 腾讯QQ帐号使用权仅属于初始申请注册人,禁止转让或继受、售卖。如
果腾讯发现使用者并非帐号初始注册人,腾讯有权回收该帐号而无需向该帐户使用
人承担法律责任。腾讯禁止用户私下有偿或无偿转让帐号,以免因帐号问题产生纠
纷,用户因违反此要求遭致的任何损 失自行承担。
看来,腾讯是只许它自己买卖,不许用户买卖QQ号码了,大有“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的霸道劲儿。腾讯这种为了自身利益,对用户合法权益的侵害行
为已经多次曝光,很多用户对于腾讯这种毫无商业诚信的做法也是义愤填膺。在现
在这样一个讲求诚信经营的商 业社会里,腾讯所做的显然是背道而驰。
④
欺骗
限制新用户注册。
腾讯QQ刻意从技术上限制客户端软件的注册功能,谎称注册繁忙。
与此同时,猛推付费注册方式,声讯电话注册,手机注册,QQ卡注册。
⑤
抄袭
OICQ自开始功能界面模仿ICQ以来,一直走着抄袭之路。我们能看到腾讯原创的技术恐怕是屈指可数。
作为腾讯的主打产品,QQ理应受到腾讯足够的重视,也凝聚了腾讯最多的心血,可就是这么一个支柱产品,抄袭却伴随着它的每一次更新。起
初模仿ICQ,功能界面,操作方式,申请登陆界面,全都是抄袭。04年开始模仿MSN Massager,这还仅仅是软件界面上的抄袭,在功能上腾讯QQ
对其他竞争对手的抄袭更是举不胜举(表情、头像、多人聊天、个性签名、QQ魔法书、Q-Zone...);校友录、文件共享和多人聊天就抄袭自后起之秀UC。
⑥
炒作
QQ五位靓号,生日号码,百万连号,钻石情侣号码。本来一个普通的网络沟通的ID,经过腾讯的炒作,吸收了大量的付费用户。同时,笔
者认为,用户对于靓号的渴望,腾讯限制客户端的免费注册,更增加了QQ号码被盗的几率。
⑦
流氓
,
QQ客户端强行弹出广告窗口。此恶心行为仅次于中国电信的“鬼影弹窗”。恶心指数★★★★★!
在你使用的时候,经常会暴力性的弹出一个广告出来。
⑧
安全与我无关?
现在软件开发厂商都非常重视产品的安全性,并不断致力于改善和修补产品存在的安全漏洞及隐患。
作为信息沟通和资讯传播的即时消息软件来说,软件的安全可靠就显得更加重要。
那腾讯在软件的安全性上,又做得如何呢?
用过QQ的人,谁没收到过诸如“QQ尾巴”这样的病毒呢?对于这个通过QQ肆虐全国的病毒,腾讯至今
也没有拿出任何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腾讯的漠视俨然是病毒传播的工具和帮凶,而这种漠视实际上也是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在2000年颁布的《计算机病毒防 治管理办法》中的精神相违背的。
如果病毒的传播不是腾讯所能控制的,那么腾讯产品自身多次爆出的安全漏洞
,腾讯总应该重视了吧?可是,在每次安全漏洞被公开后,腾讯总是在推诿自己应
该承担的责任,把这些安全漏洞产生的原因全部归咎于微软视窗系统。直到现在,
腾讯产品中依然存在着很多众人 皆知的安全漏洞,比如著名的“本地消息漏洞”
,这些漏洞已经长期存在于腾讯的QQ、TM软件之中,而没有得到任何的解决。这样
无疑是把用户的私人信息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而用户却丝毫没有办法。不知道是
腾讯没有这个技术实力还是根本就不在乎用户是否安全, 根本就不愿意去解决这
些安全隐患,给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的交流平台。
⑨
低劣的客户服务
作为一个面向全国的服务性企业,竟然连一部800免费热线电话都没有。
如果腾讯是一家普通的公司也情有可原,但是腾讯每年从用户、广告商那里收到的钱,
真的让他们连一个免费电话的成本都支付不起吗?很显然,腾讯根本就没有从用户的利益出
发,本着为更好的客户服务的态度对待这些问题。
在腾讯的官方产品社区中,用户关于产品质量的问题几乎很少看到有腾讯的工
作人员进行及时地解答。而用户在遇到问题时,更多的是去一些第三方的技术社区
寻求帮助。很难想象,腾讯的客户服务人员,对于自己的产品了解程度如此不足,
又如何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技术上 的帮助呢?难道用户需要的仅仅是话务员吗?
而除了无法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外,客户服务人员对问题的推托也到了让用户无
奈的地步。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自己的QQ会非法操作,那么腾讯给你的答案就:你
的电脑有病毒了。反正,不管怎么样,就是用户的电脑不够好,与腾讯无关。真不
知道,这样的态度,如何可以 让用户信赖你。
总结出腾讯的这些问题,也许也是现在中国IT行业中各个厂商所面临的通病,
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丧失诚信,这些已经成为了中国很多软件厂商的标志,又何
止一个腾讯呢?只不过腾讯作为中国IT业一个成功的典型,更加具有代表性。而它
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对用户 利益的损失也更大、更多。我们真诚的希望,作为中
国IT业支柱的厂商们,可以引以为戒,多做有益于产业发展、有益于用户的事情,
而不要把欺骗当作能耐,不要把无耻当作光荣。
⑩
QQ号码,想收就收
腾讯发布了一个公告,大概的内容就是由于某些QQ注册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和存在着“不安全”因素,例如涉
黑、涉黄和涉嫌欺诈等,
所以腾讯将对存在这些嫌疑的QQ号进行技术限制,说白了就是暂停你的使用权,等你激活后方可使用。
从腾讯的公告上看起来一切很美,毕竟是打着维护网络及QQ安全的大旗对“不安全因素”进行限制和封堵,扯着保
护亿万QQ用户正当权益
的旗号对那搓儿“不法分子”进行监控,而且看起来腾讯这次又是在玩儿真的,于是引来一片关注。然而事情的发展真的
如你所愿吗?终于在
今天腾讯的这一激活机制启动了,不过结果并不妙,因为很多“QQ良民”的号也给“误杀”了!没办法,只能去腾讯的激活
主页激活。
事情就这么简单的一个过程,而且腾讯这次又拿出了为了亿万注册用户的权益着想的旗号,而且依据依然是(以
下为公告原文)“为了保
障QQ用户的利益,配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八部门查处利用网络发布经营信息、私自架设服务器、外挂软件程序
等等的专项行动,腾讯
公司将进一步打击恶意挂机网站、钓鱼网站、利用广告机(即群发器)群发广告等非法行为。”
于公于私都本应该为腾讯这次的举动叫好,毕竟QQ的烦人害人信息太多了,但当你了解了这个“禁限”和激活再用
的过程,相信你会觉得
腾讯只不过又玩了次文字和程序游戏,因为这种作秀的措施看起来更像是腾讯某种商业行为出台前的预演。
首先来说,腾讯的这个对“不良QQ”的冻结机制并不能改变和禁止任何现状,不管利用QQ发送病毒程序、广告、黄
色信息和欺诈短信的,
还是使用QQ牟取其他非法利益的,因为这个冻结机制只不过是暂时限制一下,随后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激活”换回QQ的
使用权,所以说这种限
制不会从根本上得到那些冠冕堂皇的效果。不过客观地说,这反而会让一些人把一些违法和扰人的东西做的更加隐
蔽,从这一点上看,不知道
腾讯到底是在帮谁。
就现实而言,通过QQ发布的各种非法与垃圾信息并没有减少,而是一天多似一天。相对的腾讯也曾经出台过数个
自主的控管措施,如群主
实名制等,但到今天大家不难发现反而是“越管越乱”、“越管越法”和越发手段越高明,这说明了什么?只能说明腾讯在
追求利益至上的信
念指引下,可以玩转任何东西,哪怕是不惜牺牲自己的信誉。
回到这次的QQ激活事件上,我们不难发现腾讯的标准依然是模糊的,因为这两天冻结的QQ是不分好坏,只要是小
企鹅随手划拉上的都冻结
了,当然提示结果一样的,那就是“您的号码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怎么不安全了?没说!这个理由非常可笑和讽刺,
什么叫“可能存在不
安全因素”?按照小企鹅的禁限理由,这些QQ号码应该都是“违规”“违法”的,怎么最终变成“不安全了”?再者,如此“不
安全”的QQ,
通过找回激活就变的安全了?可笑!
面对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且不分好坏统统封杀的做法,腾讯的权力是不是太大了?作为用户方来说,尤其是对那
些规矩使用QQ的人们来说
,腾讯的这种做法是不是一种侵权呢?既然我和你签订了使用协议,不违规也不违法的情形下也遭你禁限,造成的损
失谁来补?毕竟连一句道
歉都没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