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生物分类研究中,学者们往往只关注所谓“纯天然”物种,而对外力干预下的物种突变关注度不够——尤其是人类变异。一种保守的说法甚至认为:“只有纯粹依靠自然进化的物种才有资格被列入分类树中去,其他只是稍现即逝的玩笑罢了。”(捷尔柚子斯基,1997a)这不能不说是遗憾。随着僵尸学(zombieology)的兴起,原本那种认为僵尸就是僵尸的传统观点受到质疑,僵尸种群之间的微妙差异也逐渐凸现在研究者面前。研究者们发现,借助僵尸素 ① 这一划时代的发现,可以有效地把僵尸分成层次分明的数个亚种和分枝,这使得今后的僵尸研究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① 僵尸素(zombphyllamin)是指僵尸体内含有的一种特殊激素,它是促使人类肌体僵尸化的主要因素。具体的运作机制目前还不清楚,目前所知,“暴露在空气中的僵尸素相当脆弱,它们甚至活不过5秒钟,但这种神秘的、细菌一样的东西却可以通过体液(包括血液、唾液、组织液及精液等)传播,一旦进入到宿主体内,僵尸素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繁殖,并使被感染者成为僵尸。这种传递通常通过物理攻击(包括吞噬咬)实现,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通过其他途径感染的可能。”(卡曼多,2007)
③ 事实上,Juan Carlos Fresnadillo博士在《28 Weeks Later》(2007)中曾经指出,至少有一名狂暴僵尸科的僵尸在缺乏外界营养交换的情况下坚持了28周。
普通僵尸科(GeneralZombidae)(又名慢僵尸科(GimZombidae))
该科僵尸的特征是步履蹒跚,反应迟钝,对声光感觉灵敏但无法适时驱动肌肉作出动作。它们的移动速度降低到普通人类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对周遭环境缺乏敏锐,仅仅靠僵尸素和人素之间分泌的比例 ④ 多少来判断敌我。僵尸素对于这一科的僵尸感染最为彻底,被感染者的脑部、主干神经到生殖系统全部遭到破坏。人类最经常遭遇的,就是这一类僵尸,遍布于世界各大人口众多的地区。详细图表请参阅《The Dawn of Dead>
④ 最新研究表明,僵尸对于僵尸和人类的判断是完全基于僵尸素和人素的分泌比例。当一个生物体所分泌的僵尸素比例超过人素时,就会被其他僵尸默认为是同类;反之,则认为是可食用的人类。不过艾德加·瑞特教授在《Shaun of the Dead》表示,有时僵尸也会以观察走路方式来判断敌我——至少有五名未感染者通过模仿僵尸的方式顺利通过聚集区,进入到安全地带。巧合的是,这也发生在伦敦。
智僵尸科(PrimiatZomidae)
这一科的僵尸具备原始智慧,懂得使用武器、工具,甚至能够产生初步的社会阶层和进行有组织的活动。很显然,僵尸素对这一科僵尸的大脑感染不深,让它们保留了一部分生前的智力水平。它们的行为趋向于规范,甚至在《Land of Dead》中,它们还具备了一个宏观上的战略目标。也有学者认为,这一类不应该归于僵尸亚纲,而应该在灵长目人科下设一个类人属。后来这个观点因为倡议者被感染成僵尸,最后无疾而终。生物界特意为它设置了一个名誉类人属,以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