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技术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14|回复: 6
收起左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9 21: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微信登录

x



Dendranthemamorifolium

别名:菊华、秋菊、九华、黄花、帝女花
英名:Florists Chrysanthemum

菊花属菊科,原产于我国,中国是世界菊花的起源中心,分布有较多的野生菊花。中国栽培菊花具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古籍《礼记》中就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汉代以将菊花作为药用植物栽培,晋魏时期已大量栽培,以后逐步发展为观赏花卉。宋代是菊花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刘蒙泉所著的《菊谱》收有菊花品种163个,这是我国最早的菊花专著。明代王象晋所著的《群芳谱》收录菊花品种270多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菊花都是由中国传去的。在公元386年中国菊花由朝鲜传入日本,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日本栽培的菊花已成为四季常开,品种繁多的花卉。17世纪末叶,荷兰人来我国经商,将菊花带回欧洲。十八世纪中叶,法国商人又从我国搜集许多优良品种,引种到了法国。十九世纪英国植物学家福均,将我国和日本优良菊种进行杂交,在英国广泛传播。后来又从英国传入美洲。现在菊花以遍布全球,成为了全世界人民所喜爱的名花,为古今中外花卉的奇观。

菊花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人们通过人工栽培、杂交育种和自然变异,菊花从原始的黄色小菊演进为今天这样五彩缤纷的著名花卉。明末时菊花谱记载品种有14种,清朝时增至24个品种,民国时根据花瓣形状把菊花分为10大类。目前植物分类学记载全世界有菊科植物920属,19000种,我国约有164属,1950种。有中国目前拥有3000多个菊花品种,在园艺上从其花色上分有黄、白、紫、绿等色,并有双色种;从花形上分有单瓣、复瓣、扁球、球形、外翻、龙爪、毛刺、松针等形;从栽培方式上分有立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花坛菊、嫁接菊;从花期上分有春、夏、秋、冬、四季菊等。据《本草纲目》记载:“菊之品凡百种,宿根自生,茎叶花色,品品不同。……其茎有株蔓紫赤青绿之殊,其叶有大小厚薄尖凸之异,其花有千叶单叶、有心无心、有子无子、黄白红紫、间色深浅、大小有别,其味有甘甜之别,又有夏菊、秋菊、冬菊之分”。

菊花品种繁多,那么栽培菊花如何选择菊花品种呢?曾有人总结出选择菊花的四字诀:光、生、奇、品等四字,大意是:“光”意为花要哗然鲜艳自开至落色不变色,“生”意为枝茎挺秀始终不垂,“奇” 意为花瓣色泽风采矫然出众,“品”意为标新立异的风格自有一种天然的神韵。

菊花千姿百态的花朵,傲霜斗雪、独立寒秋、不畏严寒的性格使人倍加喜爱。历代都有赏菊活动,南宋时期每年在宫廷中举行菊花赛会,晚上点燃菊花灯。宋代民间花市就有“扎菊”,在一年一度的菊花会上,展览名菊、饮酒赏菊、写诗颂菊。

《赵昌寒菊》
        宋·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
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
百草摧时始起花。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关于菊的话题
   
菊史
   
    菊花有3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尔雅》。《礼记·月令篇》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山海经》亦说:“女儿之山?在今河南宜阳,其草多菊。”汉代,已有家栽菊花,晋代把菊花广置于庭院中,南北朝时菊花开始入药了。唐代菊花已培育出黄、紫、白三色,并传播到国外。
    宋代养菊出现了飞跃,从地栽发展到整形盆栽,选择培养了一定数量的品种,特别是出现了《菊谱》、《百集菊谱》等写菊专著。元代扩展了养菊的面积。明代已有了相当高的培养菊花的技术。清代菊花品种已发展到233种之多。至今菊花的栽培技术、品种质量都有了新的提高。

菊的分类
   
    菊花盛开时,繁花似锦,有金黄的、纯白的、艳红的、淡紫的等。黄色中还有金黄、淡黄、中黄、柠檬黄等。红色中还有深红、粉红、桃红、淡红、肉红、棕红、紫红、玫瑰红、朱红、二红等。艳丽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
    至今全世界已有上万个菊花品种,目前我国也有数千个品种。其中有以开花季节分的:夏菊、秋菊、寒菊。有以花径分的:大菊、中菊、小菊。有按栽培形式分的: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有以花形类别来分的:平瓣类、匙瓣类、管瓣类、桂瓣类、畸瓣类等。每个类型中还分有多种花形,如平瓣类中有平带形、荷花形、芍药形、平球形、反卷形等。每个形中还有多种花名,如芍药形中有绿牡丹、金背大红等。
    菊花的命名不仅品种繁多,而名字构思严谨,想像力丰富。有以色喻花的,有以花喻人的,有以物喻花的。有以花的形象、花的香味取名的。有用诗词典故取名的。有描写人物感情的,还有反映自然景观的。菊名耐人寻味,富有诗意,给人一种艺术上的享受。
    秋菊10月前后开花,花期一个月。夏菊从5月到9月,寒菊从12月到来年1月都有花开。
   
菊的用途
   
    菊花除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还有很多实用价值。可以食用、茶用、药用。《御香缥缈录》中记载:慈禧爱吃白菊花。广东人以菊花为酒宴名贵配料。南京人以菊叶做菜入汤。据说,河南开封人用菊花包饺子,其滋味清香爽口,引人食欲。现已生产的菊花食品有菊花晶、菊花糕、菊花酒等。
     菊花茶历史悠久,浙江的杭菊、河南怀菊、安徽滁菊和亳菊等很有名气。菊花泡茶饮用不仅解渴,还有抗毒、养肝明目的作用。菊花药有四川的川菊等,具有抗菌消炎、降压、防冠心病等作用。
   
菊的品质
   
    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花的国度,自古爱花佳话不胜枚举,诸如陶渊明采菊东篱、李白醉卧花阴、杜甫对花溅泪、林逋子鹤妻梅……
    诗有精品,花有奇葩,“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百花丛中,菊花向以“花中君子”而名扬天下。“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菊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
     屈原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歌颂菊花高贵品质;以“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了洁身自好、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晋代诗人陶渊明赞美菊花:“怀以贞秀枝,卓为霜下杰。”他辞官回归故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以菊为友,其乐陶陶。
     由于菊花具有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色泽艳丽、花形多变、品德高尚等特点,而深受古人喜爱,被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

唐风宋韵品菊香

张婧
  
   
  初秋九月,正是“菊花须插满头归”的时节,不妨寻着古人笔下的缕缕墨香,沿着那南山下清幽曲折的小径、轻叩东篱深锁的柴扉,陶然忘情于菊花的风神清韵、傲骨晚香之中。
  李白在《感遇》中写道“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这首五言古诗笔调自然流畅,在咏叹菊花的同时表露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忧愤与桀骜不驯、难逐俗流的高洁之志,结尾两句直抒胸臆,与《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意境相似,体现了诗人超然世外、洒脱豪放的人生境界。与李白的浪漫主义不同,杜甫的诗处处体现着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思想,“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犹暂随。地偏初底袷,山拥更登危。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这首诗是作者于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与诸公宴上所作,面对满目花香,诗人并没有醉心于清歌醇酒之中,而是忧虑着处处兵戈戎马、战乱难平的国家危亡、民生疾苦,不禁触景生情,闻歌垂泪。岑参的《题菊诗》与杜甫有异曲同工之处。“强饮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作者借菊抒怀,菊本是供文人雅客持酒赏玩的花中君子,可生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却只能如乱世佳人般“应傍战场开”,作者在怜惜菊花生不逢时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家国的忧思之情。宋代诗人欧阳修的《菊》“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催时始见花。”准确地描述了菊花色、形兼备的观赏价值与医用功效。苏轼的《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将菊的枝、叶、花比喻为娉婷袅娜的清丽佳人,见诗如见花,见花如见人,形象逼真,惟妙惟肖。陆游的《晚菊》“蒲柳如懦夫,望秋已凋黄。菊花如志士,这时有余香。眷言东篱下,数株弄秋光。粲粲滋夕露,英英傲晨霜。高人寄幽情,采以泛酒觞。投分真耐久,岁晚归枕囊。”将菊花之余香与蒲柳之凋黄作了鲜明的对照,表露了诗人如菊花般凌霜耐久、不畏世俗权贵的至诚之心。
IMG_2691.jpg
IMG_2692.jpg
IMG_2694.jpg
IMG_2696.jpg
IMG_2698.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21: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 本帖最后由 无泪の城 于 2007-11-9 22:14 编辑 ]
IMG_2700.jpg
IMG_2702.jpg
IMG_2703.jpg
IMG_2704.jpg
IMG_2723.jpg
IMG_2724.jpg
IMG_2732.jpg
PICT0666.jpg
PICT0667.jpg
PICT0668.jpg
PICT0699.jpg
PICT0703.jpg
PICT0707.jpg
PICT0708.jpg
PICT0711.jpg
PICT0713.jpg
PICT0719.jpg
PICT0720.jpg
PICT0721.jpg
PICT0724.jpg
PICT0725.jpg
PICT0727.jpg
PICT0734.jpg
PICT0735.jpg
PICT0739.jpg
PICT0740.jpg
PICT0741.jpg
PICT074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9 22: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来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2 20: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晕~都没有人看~

顶上去申请加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2 20: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拍得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4 11: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顶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4 11: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得一塌糊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爱技术 ( 沪ICP备08115260号-3 )

GMT+8, 2025-8-4 11: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