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1
- 实力分
- 点
- 金钱数
- 两
- 技术分
- 分
- 贡献分
- 分
|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17 10: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yu8023 于 2009-10-17 12:13 编辑
晕,九段。
LINUX是操作系统,类似于计算机语言。
BREW是应用平台,类似于计算机软件。
。。。。。。。。。。移动通信专业名词解释。。。。。。。。。。。。。
开发工具——BREW是什么?
首先,BREW是个代表无线应用下载的缩写。从开发商的角度看,可以如下描述高通公司的BREW平台: 1. 一个API函数集,令开发商能创建用于无线设备(现是无线电话)的应用软件; 2. 也是一种手段,将应用出售并交给终端用户。 就电话而言,BREW是个处在应用软件和专用集成电路这两种级别间的?客户(约150k)。因此开发商能在不用知道或关心设备芯片或是空中接口的情况下对BREW进行写入。而且,BREW可运行在使用其他空中接口标准的设备上。 图1展示了应用于无线设备的软件的构想层次:
BREW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是BREW分布系统(BDS)。BDS涵盖的是终端用户在无线运营商的网络上选购、支付、下载和安装软件的能力范围。 BREW商店允许用户浏览运营商的程序下载服务器,让他们知道可以购买或是试用哪些应用。整个的交易过程都是空中发生。运营商为每次的交易都生成一张账单纪录,并且在用户的月电话账单上显示出相应的所需支付额。 运营商保留任何零售差额同时和高通公司分享应用完全售价的20%,剩下的80%归开发商。
开发BREW应用
BREW应用可以用JAVA,C或是C++来开发。7月份于san Diego举行的2002年BREW开发商大会上,IBM和Insignia展示了BREW环境下的JAVA虚拟机。惠普也将其MicrochaiVM平台转向了BREW。IBM将在WebSphere Studio Device Developer产品中提供一个BREW开发插件。 注意SDK现有三个版本:1.0,1.1和2.0。每个SDK版本在电话上都有与之配套的应用执行环境(AEE)。使用1.0版SDK所写的应用要运行在一个具有较晚版本AEE的电话上。这种颠倒配套并不一定是对的,因为每个后续版本都融入了新的功能。 由于为现有的电话提供BREW升级不太可能,所以如果你想最大化你的目标市场,保持与1.0版本的兼容性是明智的。 尽管SDK是免费的,但开发商必须拥有Microsoft Visual C++6.0或其后续版本才可使用由SDK提供的BREW模拟器来开发和测试应用。那个模拟器是一个windows程序,它能够模拟电话上的AEE。应用以windows .dll的形式运行于模拟器中。在整个的开发过程中,模拟器是个学习API函数和测试应用的好工具。需事先警告的是在模拟环境和真实电话环境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别。开发商应在开发过程中尽可能早地引入真实的硬件和构架环境,以避免以后繁琐的调试工作。 当一个开发商决定采取跳跃的方式并且开始商业开发,在整个工程的不同阶段是肯定会产生一些其他成本的。首先,为了获取基于真实硬件的开发时所需基本工具的访问权,开发商必须被认证。简单的说,开发商认证包括要为Verisign Authentic Document Digital ID支付的400美元,从而具有至支付日起的1年有效期或是100个应用的数字命名,两者任意。 认证赋予了开发商对BREW开发商内部网络的访问权,通过它可以访问或是下载一些重要工具。比如,BREW ClassID Generator确保为每个应用赋予一个唯一的32位ID。BREW TestSig Generator提供一个数字签名以允许开发商在真实硬件上测试应用。另外BREW AppLoader将应用下载到电话上。 除认证外,还有一些其他成本。BREW电话中现在所用的CPU是ARM7TDMI。由于C和C++的应用天生就应该在这种设备上运行,因此还需要一个ARM编译器。高通现在支持ARM BREW Builder ($1,500), ARM Developer Suite (ADS) 1.0.1, ADS1.1,可能还有 ADS1.2。假设ADS1.2需要为节点锁定许可花$5,500,为流动许可花$6,500,那BREW Builder上的$1,500价格签就像是交易中偷窃行为!一个免费的,45天的ADS1.2 试用版已经推出了。 开发商同样需要一个BREW电话来测试应用。目前只有两种商用机型: Sharp Z800($399.99,Verizon无线)和Kyocera QCP3035e (价格未知,但肯定比Z800低)。注意这两款电话都装备的1.0版AEE,因此针对它们所开发的应用必须使用1.0版SDK。三款新电话具备了1.1版AEE和CDMA 1x空中接口,按计划将在2002年9月推出。价格现在无从可知。装备2.0版AEE的预计在2002末或2003年初推出。 如表1所示,由NSTL组织的TRUE BREW认证测试,代表了另外一笔可观的可能需要开发商承担的成本。某个应用在由运营商商用于网络之前,必须通过TRUE BREW认证。认证的目的是确保运营商的网络免受病毒以及有害的或是不稳定的程序的侵害。
表1 应用测试费用 Privileges Required
| Standard
| Expedited
| Basic API functionality, file and shared directory access
| $ 750.00
| $ 950.00
| Above & data calls or Above & telephony/SMS (TAPI)
| 1,500.00
| 1,900.00
| Above & data calls & TAPI & position location
| 2,500.00
| 3,200.00
| Functional testing required by some carriers, Add:
| 400.00
| 400.00
| 获取利润
一旦开发商通过了TRUE BREW认证,就必须和运营商通过高通维护的虚拟市场商谈定价计划。这个计划涉及一些决议,既包括每次下载的整体销售价格也有终端用户的许可证类型。 开发商可选择以每个月收取使用费的方式出售应用给终端用户,或提供一个免费demo。如选前者,开发商必须长远考虑:许可是基于规定数目的使用次数(无限次是一种选择),规定过期日,规定使用天数,还是实际使用时长。Demo选项包括1-5次使用,1-10分钟使用时长,和手机所示已消逝的1-24小时。 一旦开发商和运营商就定价计划达成一致,运营商就可为用户提供新应用了,只需将它加入通过手机可访问的BREW商店目录中。
结论
芯片无关性,整合分布和结账特点,以及运营商的直接参与令BREW相比其他无线开发平台与众不同。BREW拾起了多数APIs丢弃的东西--它提供了一条通往利润而无需开发商独自穿越"运营商壁垒"的大道。
有关作者 Murray Bonner是Golden Creek 软件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专注于无线软件开发,现集中精力为一个BREW应用通过TRUE BREW认证作准备。
BREW 的全称是无线二进制运行时环境。从基本的层面而言,BREW 平台就是手持设备上嵌入式芯片操作系统的接口或抽象层。您可以将它看作是 PC 环境下 Microsoft Windows 的 Win32 API。BREW 平台是一组用于本地执行而编译并链接的二进制库,优化后能使应用程序利用无线服务和资源。它控制流出或流入应用程序的事件流,能根据相应的事件启动、停止、中止或恢复应用程序。BREW 执行环境在运行时可以发现应用程序和任何相关的扩展。
BREW 平台是无线应用程序开发、设备配置、应用程序分发以及计费和支付的完整端到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BREW 解决方案包括以下组件:
面向设备制造商的 BREW 应用程序平台和移植工具;面向应用程序开发者的 BREW 软件开发包 (SDK);由网络运营商管理和控制的 BREW 分发系统 (BDS),利用该分发系统,运营商可以轻松地将开发者开发的应用程序投入市场并协调计费和支付过程。
BREW 是什么
那么,BREW 是一种操作系统还是虚拟机 (VM)?两者都不是。BREW 是一个位于嵌入式芯片操作系统之上的抽象层,它能够提供对一些低级功能、环境变量和子程序的访问功能。它不是 VM,因为它并不充当解释器,而 J ava VM 在运行时会解释编译的 Java 程序类文件的字节码。
另一方面,BREW 类似于使用 C 语言的嵌入式开发。与 J2ME 不同的是,开发者可以编写 C 代码,该代码将直接为高度受约束环境中的 ARM 处理器进行编译。这样可使 BREW 编译代码在大小和执行上均更为有效。开发者可以在 BREW 中编写小于 50KB 的全功能邮件客户端程序。BREW 还允许访问将应用程序与 TAPI 接口集成之类的系统级功能。例如,用户可以从 BREW 应用程序内部进行语音呼叫。在 J2ME 环境下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BREW 也不是一种浏览器或类似 i-Mode 的基于浏览器的服务。浏览器是让用户从以特定标识语言编写的网站查看或下载内容的程序。例如,i-Mode 使用 CHTML 向设备发送数据和服务。这意味着对 i-Mode 的操作仅限于 CHTML 标记集,应用程序通常要求设备连接至 i-Mode 服务器。而如果使用 BREW,连接状态则完全取决于应用程序的功能,而与 BREW 应用程序平台几乎无关。开发者也可以在 BREW 中编写一个浏览器来执行 i-Mode 所执行的操作,但那并不是 BREW 平台的功能。
BREW和其他程序/语言/工具/软件等相关比较区分的介绍资料
Java vs BREW:决战前的较量
应用开发的份量
2002年的最后一段日子里,关于移动数据业务应用开发的消息接连而至。
12月18日,诺基亚公司与中国移动正式签署开发资源计划,中国移动将在“移动梦网”平台上为应用开发商开辟一个下载专区,提供下载工具和文档,“以推动应用开发商为中国移动的用户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应用”。之前中国移动主要与上百家内容开发商进行合作,而在他们背后的数千家应用开发商却一直未受重视。按照中国移动数据部移动梦网业务中心主任崔健的说法,“这是中国移动面向应用开发商的首次合作”。
就在此前半个月的12月4日,中国联通与高通公司刚刚成立了BREW合资公司,双方将共同向国内的应用开发商提供技术支持及培训,“旨在普及CDMA及增加BREW的使用”。开发商可以通过此合资公司,参与有关BREW的培训及咨询,并将开发的应用投向市场。事实上,在11月中旬,一场“中国BREW应用与发展联盟大会”已经将中国联通、高通公司,以及上百家无线应用开发商和手机厂商结成了一个相对紧密的群体。应用开发商和设备商将从联通(运营商)和高通那里得到更多的有关BREW的商业和技术信息。
运营商对数据业务的青睐由来已久。虽然眼下并不显山露水,但运营商知道数据业务才是将来的指望。目前,数据业务的应用仍然相对贫乏,因此运营商之间在正面争夺数据业务市场的同时,纷纷加入了在应用开发上的激战。显然开发出足够的应用是占领市场的前提,应用开发商的角色在移动数据产业价值链中的份量于是开始凸显。
种种迹象表明,移动数据市场启动的步伐正在加快。自“彩信”之后,中国移动按计划在2003年将启动Java业务。中国联通也已经公布了将在今年第一季度推出BREW业务的消息。更有最新消息表明,中国联通会很快推出移动数据新业务“彩e”。为此,联通还专门成立了增值业务部,由原联通新时空老总王颖沛亲自挂帅。
两大移动运营商对应用开发工具Java与BREW不同的选择,使这场数据业务大战从一开始便已蕴含诸多变数。值得注意的是,对于Java以及BREW,中国联通表现出两者通吃的态度。2002年12月2日,就在与高通公司成立BREW合资公司之前的两天,Sun公司在中国香港宣布,将与中国联通进行战略合作,共同建设支持Java技术的无线数据通信网。
从全球范围来看,尽管不存在技术与应用上的障碍,GSM运营商还是很少选择BREW。Java在这一领域的“大幅领先”已是公认的事实。
终端的不二选择
事实证明,Java和BREW这类的技术对移动运营商拓展营收“绝对重要”。NTT DoCoMo最早在2001年1月26日推出了i-appli Java手机服务,至2002年1月27日用户数即达到1120万,ARPU增长了数十倍。在刚刚推出服务时,有36个内容服务商,约80%的内容为娱乐,而仅仅四个月后,已有超过5000种应用投入市场。
此外,随着Java的应用,游戏下载、娱乐以及GPS定位等丰富多彩的数据业务将大大改变我们今天对于手机的认识。崔健打了一个比方:“目前我们手机上的天气预报还只是文字信息,明年推出Java业务之后,天气预报可能会出现雨、雪花的图案甚至动画,会更加生动。”
在这个紧密结合的价值链中,运营商的作用当然还是主导,然而各个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却是市场有效运转的关键。高通无线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负责BREW业务的副总裁张瑞昌表示:“在下一个时期,数据业务的发展必须由运营商、设备商、应用开发商共同配合。运营商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将网络所能提供的性能、建设的计划以及市场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应用开发商和设备商,以使它们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新的终端和新的应用来配合运营商的计划。” 显然,没有终端的配合,数据业务的提供就只是空中楼阁。“今年的终端起到决定作用,”崔健说。其实目前的彩信手机就是一例,终端的千呼万唤不出来就影响了应用的推广速度。
反过来,新的应用也为日渐下滑的手机价格带来生机。1998年,手机平均销售价格是226美元,去年降到了只有169美元。此外,全球手机销售量2001年从2000年的4.15亿部减少到了4.03亿部。销量的减少使得手机厂商开始寻找其它途径来刺激目前用户的更新换代。一个典型的例子是,NTT DoCoMo在推出K-Java服务之后,第一周就卖出了23万部手机。与手机的增长潜力相对应,未来手机软件销售收益估计将达数十亿美元。
与一些运营商可以左右逢源不同,是Java还是BREW?这样的选择对手机厂商来说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目前,从规模上来看,Java还是具有极大的优势,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西门子、三星等厂商都已经宣布在新一代手机里采用J2ME平台。据估计,到2005年,全球将有10亿部Java手机被使用。
但有一个问题是,由于BREW支持Java,如果用户买的是Java手机就无法享受BREW的应用,而BREW手机的用户却可以同时享受BREW和Java的应用。这也许是BREW对手机厂商的一点致命诱惑。
后来者的挑战
1999年,Sun公司推出了适用于移动终端和消费类产品的Java微缩版本J2ME,迅速被业界接受,成为目前最流行的手机应用开发工具。而现在,“来势汹汹”的BREW似乎要打乱Java的阵脚。
BREW(无线二元运行实时环境)是高通公司2001年推出的一个应用开发平台。相对Java,BREW是一个更底层的技术。Magus Soft是国内第一个开发出BREW应用的公司,其执行总裁卢勇认为,“BREW从技术层面来说更能照顾到终端更底层的环境,对应用开发商来说更为方便。”
“J2ME是开放的,但这也意味着变化太多,对开发商带来的问题就是,不同的终端型号、不同的屏幕尺寸、不同的性能,在开发时我们都需要进行多次修改。”另一个开发商gameloft的总经理鲍松说,“一接触到BREW,我们的开发人员就很兴奋,对我们的游戏开发来说,它有更多的灵活性以及相比Java对终端更直接的访问。”在游戏程序开发者们眼中,Java是移动电话的下一个重要事件,但是它目前还没有达到“一次写入,随处运行”的阶段。这其中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Sun公司还没有与手机制造商制定硬件运行的标准。“如果你进入Sun公司的网址,你会发现里边有56种设备与J2ME兼容,但是有24种不同的屏幕解决方案。如果你想为每个装置写一个游戏,你就得为不同尺寸的屏幕分别做24个版本,这样的结果是造成了音响效果和色彩上的差异。”
相对Java而言,BREW提供了一个端到端的全面解决方案,它由商业模式、下载系统和计费系统(运营商)、软件开发包(应用开发商)、移植工具包(终端厂商)等组成了一个紧密的解决方案。BREW的紧密合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把双刃剑,“BREW是相对垄断的,优势是其整体机制,包括从开发到软件销售渠道、产品市场推广等方面都有一整套的认证体系,”gameloft总经理鲍松说,“如果做的好,可以更好地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病毒和反盗版)”。
而实际上BREW的杀手锏更在于,由于它是更底层的技术,因此BREW是支持Java的。卢勇说:“BREW能够更多地调动底层的应用,它的应用效果和对手机终端的支持会更好,应用开发商可以更为方便开发出表现每个终端特性的应用。而Java等中间层的应用由于更通用,会忽略一些显示、音效、运行速度等因素。但从开发角度来讲,二者是不冲突的。”张瑞昌也强调,“BREW使得应用软件在开发后可以应用在更多的终端上而不需做很多的修改,它与Java是互补的关系,在BREW上可下载Java软件”。
然而尽管BREW表现出了技术上的一些独到之处,但眼下却不得不面临着一个最大的问题—Java在全球拥有更多的支持者。
近年来日本的NTT DoCoMo、J-Phone、韩国的LG电信、中国的香港电信、荷兰的T-Mobile等运营商借助J2ME均实现了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其中NTT DoCoMo在推出Java服务一年内,ARPU增长了数十倍。与Java相比,BREW明显慢了几拍。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推出BREW商业服务的有美国的Verizon无线公司和ALLTEL公司、韩国的KTF公司以及日本的KDDI。虽然BREW号称既能够支持CDMA网络又可以支持GSM/GPRS网络,但目前来看,其市场还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日韩市场。
两者在终端数量上也存在巨大差距。数以百万计安装Java软件的手机已经握在消费者手里,这是绝对的优势。美国高科技研究公司Strategies Unlimited日前发表的一篇题为《2.5G和3G手机性能:2002-2006全球分析与市场预测》的报告称,市场上Java手机的数量预计将每年翻一番,到2006年将从2001年的1,910万部增长到5.53亿部,J2ME将成为事实上的标准。到2006年,Java手机预计将占全部手机出货量的83%。与之相反,目前全球BREW手机仅面世29款,已出售的BREW手机190万部。对此张瑞昌解释说:“BREW从2001年11月才刚刚推出,只有短暂的一年历史,而这29款手机中包括了三星、摩托罗拉、LG等主流手机厂商。”
技术只是一个方面,市场因素往往令胜负难以预料。从PC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来看,微软的故事或许一定程度上也会在无线领域重演。
关于标准的讨论于是再次展开。Java一向以其开放性著称,但过度的自由也导致了应用开发过程中的繁琐与多变。相对Java而言,BREW营造了一个更加完整的CDMA生态链,它不仅是一个手机下载应用平台,更提供了端到端的全面解决方案,包括面向开发商提供的软件开发工具包、面向设备制造商的BREW应用平台和端口工具,以及由运营商控制和管理的BREW分发系统(BDS)等。
从应用开发商的角度来说,没有标准就不会有大规模的市场经济效益。然而标准的确立并不能通过简单的比较来完成。Digital Bridges公司的Chris Wright先生表示,作为一个移动游戏的出版商,摆在我们面前的仍然是一个无序的市场。我们得小心谨慎地选择装置。“作为应用开发商来说,我们特别希望看到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这对大家都是好事,我们希望能够实现跨平台的应用,这就不仅是BREW或Java的问题”,卢勇接着说,“我们希望看到,有一个模式能够将传统的互联网、无线互联网以及不同的终端连接起来,比如我在玩一个麻将的游戏,我是在家中上互联网,其中一个对手出差在外地,拿一个Java手机,另一个玩家则可能是用BREW手机,大家都可以连在一起进行游戏”。
其实对于用户来说,技术之争并没有什么意义。卢勇说:“作为开发商,我们需要应用不同平台的优点,而用户就不会关心他的手机使用的是BREW还是Java的技术,只要有好的应用,用户不会关注背后的技术平台”。
BREW、JAVA、.NET三大平台之比较
高通的BREW平台是一种为无线设备提供开放式标准平台的瘦应用程序执行环境,是无线应用程序开发、设备配置、应用程序发布以及计费和支付的完整端到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完整的BREW解决方案包括面向开发者的BREW SDK (tm)(软件开发包)、面向设备制造商的BREW应用程序平台和移植工具以及由运营商控制和管理的BREW分发系统(BDS)。利用该系统,他们可以轻松地将开发者开发的应用程序投入市场并协调计费和支付过程。利用运营商基于BREW的服务,用户可以通过从运营商的应用程序下载服务器上无线下载应用程序来自定义手持设备。
BREW是一种独立于空中接口的技术,可以运行在诸多网络中。但目前来讲,由于 CDMA2000 1X的技术在现有的技术标准中是在商业运行中最为稳定和成功,并经过多次验证。BREW在CDMA2000 1X网络中可以充分利用其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为最终用户带来极具冲击力的用户体验。即:与芯片级电话功能的紧密集成,更高地展现声音和动画功能,用C/C++编写的应用程序,运行起来速度更快,BREW扩展技术支持用Java和Flash等制作的应用程序端对端的商业模式提供透明的计费和支付纪录,并可通达全球市场开发商,可以通过联通博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从高通和联通获得支持。
由于BREW平台是独立于空中接口的技术,所以BREW与任何网络的结合都非常平滑。同时,它又是一个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特别注重满足整个价值链的所有要求。BREW平台包括针对运营商的BREW分发系统,针对开发商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针对终端厂商的移植工具包,和BREW计费系统。BREW使中国联通能够为其用户提供不断丰富的应用。到目前为止,中国联通基于BREW平台所开发的商用程序包括: Adventure(环球历险记)、Any Flash (安凯软件)、 City Online(都市在线)、 E4E Stock(股票)、 Hit Submarine(决战四大洋)、 Instant Weather(天气快报)、 Mobi Escape(莫比大逃亡)、 Suc Esc(星际生存)、Yao Ming Basketball(姚明篮球)等。
为了应对移动数据的发展,推进无线电子商务等业务的发展,J2ME(Java 2 Micro Edition)即用于嵌入式系统的Java被引入无线领域。随着J2ME的应用,它为移动互联引入了一种新的模型,即允许手机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各种应用程序,并在手机创造可执行环境离线运行这些程序。由于定义了可执行程序下载的标准,并在手机上创立了可执行环境和程序开发语言,由此,在移动通信业第一次为软件开发商创造了巨大的商业机会,手机用户在得到丰富应用体验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运营商的网络流量。
J2ME的出现实际上是Java技术的回归,作为Java 2平台的一部分,J2ME与J2SE、J2EE一道,为无线应用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建立了完整的开发、部署环境。由于专门针对多样化的嵌入设备和消费电子设备,J2ME的结构与传统的编程序语言和规范有很大的不同,它是由配置(Configuration)、概要(Profile)和可选包(Optional Package)三要素构成。J2ME技术由一个虚拟机和一组API组成,这组API适合于为消费和嵌入式电子设备提供经过剪裁的运行环境。J2ME主要有两种组件:配置(configuration)和概要(profile)。J2EE的一个关键优点是它能同时为多种连网的便携机、台式机或其他工作站和服务器提供服务,无论运行在这些客户机上的软件是Java applets 、独立的Java程序、HTML浏览器还是本地的应用程序,它都可以同时支持。利用J2ME,这些企业系统也可以直接与各种电子设备进行通信。
1999年,Sun公司将广为普及的Java技术架构进行了重新定义,J2ME作为Java技术在移动电话等小型设备的版本应运而生,它针对屏幕、电能和内存等资源有限的移动设备进行了优化和定义,为了解决无线设备多样化的矛盾,Sun依照各种设备的资源特性将J2ME技术架构分为Java Virtual Machine(JVM)、配置(configuration)和说明(profile)三层,然后再进一步细分,这使J2ME能够在每一类设备的限制下工作,而同时提供最低限度的Java语言功能性。
Microsoft(r) .NET 是Microsoft XML Web services平台。 XML Web services允许应用程序通过Internet进行通讯和共享数据,而不管所采用的是哪种操作系统、设备或编程语言。 Microsoft.NET平台提供创建XML Web services 并将这些服务集成在一起之所需。对个人用户的好处是无缝的、吸引人的体验。
从根本上讲,Microsoft (r) .NET是关于使技术为人们所用,而不是强制个人适应其计算机的限制。利用.NET,无论何时何地,您总能连接到您首选设备上的信息。利用.NET,您可以保护您的个人信息和企业数据,同时允许有您的授权的他人连接到这些信息。
.NET体验:.NET体验是相当个性化的,集成的最终用户计算交互,它们通过新型智能设备提供的连接的 XMLWeb 服务来实现。从技术层面上讲,.NET体验就是XML Web服务与(在适当时)本地应用程序代码的结合。
.NET框架:.NET框架是一个用于生成、部署和运行XML Web服务及其他应用程序的环境。它包含三个主要部分:公共语言运行库、框架类和ASP.NET。.NET框架压缩版是伴侣结构,它有一套编程接口,以供开发人员开发面向智能电话和PDA等移动设备的软件。
.NET平台:.NET平台是一组开发工具和操作系统集,用来生成、公开和消费XML Web服务,通过智能设备实现个性化的集成Web。它由四部分组成:.NET框架和 Visual Studio.NET ,服务器结构,构造块服务,智能设备软件。
BREW与K—Java的关系
K—Java技术是由SUN公司开发的专门用于嵌入式设备的Java软件,它属于一种编程语言,而BREW属于一种应用平台,类似于我们通常使用的微软Windows平台,用户以及开发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使用各种编程语言编写应用程序,当然也包括K—Java语言,那么现在的很多GSM手机,例如西门子、诺基亚、摩托罗拉的手机都支持K—Java程序的下载能及使用,为什么还需要BREW平台 ?因为Java应用需要Java虚拟机(JVM)的支持,而各型号的手机所需要的JVM各不相同,同时网络营运商也需要为Java定义自己的规范。这样导致的问题就是各家所设计的K—Java程序并不能通用,例如专门为摩托罗拉手机设计的K—Java程序并不能被诺基亚的手机兼容,而在BREW这个平台上,开发商可能编写自己单独的JVM,以此作业BREW平台的扩展,那么以后编写的K—Java程序就能使用在支持BREW的任何设备上,不会出现兼容性问题,这样不仅减少开发者的重复开发费用,更重要的是让用户拥有了更多的软件来源以及应用。
手机操作系统三分天下,Java和BREW对垒中间件
在过去几年里,无线手机操作系统(OS)和中间件对于OEM/ODM厂商的意义越来越大。长期以来,手机一直采用固件(firmware)/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OS,而目前的智能手机则提供标准化的平台,使得各种设备之间能够实现无缝通讯。标准化的OS/中间件除了可以给手机制造商带来明显的成本优势以外,用户也可以从基于这些平台开发的大量应用软件中受益。技术研究公司ABI估计,2008年智能手机的销量约为1.5亿部。 日本NTT DoCoMo、英国沃达丰(Vodafone)和Orange等电信运营商被以服务为中心的平台概念所吸引,希望它能帮助它们留住客户。与微软不同,Linux和Symbian都具有实现高级定制的灵活性,因为这两种操作系统是开放源代码平台。“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用户流失率(churn rate)增高,”ABI的分析师Kenil Vora表示。“运营商感觉到有必要使其产品具有特色。”沃达丰和Orange已投资于Savaje公司,Savaje开发以运营商为中心的OS(operator-centric OS)。 另一方面,微软的系统可以向企业用户提供其它OS所不具备的各种好处。例如,对于企业的CIO来说,重要的是对OS的熟悉程度,以及是否容易利用现有的台式机软件对其进行扩展。所以微软比Linux和Symbian都具有优势。另外,平台的定制水平较低,可以实现一致性,这对于企业用户具有重大意义,因为企业中通常有几百台设备需要相互通讯。不太分散、可升级和容易安装的应用程序最适合于企业用户。ABI认为,微软将在企业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微软进入手机领域遭到大型OEM厂商的极力反对,因为它们害怕微软独霸手机市场。最大的一些手机厂商支持Symbian。摩托罗拉对于诺基亚通过Symbian获得主导地位一直感到不舒服。诺基亚是Symbian的最大股东,而且它的Series 60平台几乎都安装了Symbian的OS。 对于那些对微软和诺基亚的垄断地位而心存顾虑的OEM厂商来说,Linux可能成为他们的选择。另外,在印度和中国等国家,由于市场对于价格非常敏感,Linux解决方案可能让更多的人能买得起。但Linux的分散性将继续妨碍它的成长。根据2008年的市场份额预测,ABI把Symbian排在首位,微软的Windows软件排在第二,第三是Linux。 在中间件领域,Java目前主宰全球手机市场,2003年有1亿部手机安装了J2ME。但Java仍然过于分散,不能象标准的中间件那样在所有设备中得到大规模应用。应用程序开发商青睐得到大规模布署的和不太分散的平台,这样可以避免为每一种新设备重新编写代码。高通(Qualcomm)的BREW一直努力在手机市场取得更大的地盘。目前,有20家运营商已布署了BREW,但GSM运营商将来是否会安装BREW仍有待观察。 |
|